大家都知道,中國的父母是出了名的愛攀比,小孩子的一切都可以成爲父母攀比的對象,都會引起大人的關注和討論,甚至有很多還將自己孩子的一些小聰明在別人面前炫耀。 可是,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的幾種小聰明,那我們家長可要注意了,雖然這些行爲看似是很聰明,但是,卻很容易導致孩子將來沒出息。
01 琪琪大概4、5歲的樣子,在家很不聽話,吃飯特別挑食,可每次去奶奶家都表現得特別乖巧,吃飯的時候也不挑食,吃完飯還主動幫著收拾,有時候甚至還會拿著掃把有模有樣的去掃地。 于是,琪琪媽就私下問琪琪爲什麽要表現得這麽乖,琪琪小眼珠子溜溜轉著告訴媽媽:“媽媽,奶奶最喜歡乖孩子,如果我表現得特別乖的話,奶奶就會答應給我買新裙子!” 琪琪還這麽小,就這樣懂得察言觀色,看人臉色,不得不說,琪琪確實是個“小人精”。可是,這樣兩面派的性格,絕對是會成爲孩子人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,這麽小,就這麽多心機,讓人很堪憂。 家長這樣做:首先要跟家裏的老一輩表明自己的態度,可以給孩子承諾,但必須要以孩子在生活或是學習中有所收獲爲原則,而不能只是看某一時間段做的事情。
02 晴晴是個很強勢的姑娘,對那些不跟自己玩兒的,或者“不服從”自己的小朋友,一般都是拳腳相加。 有一次,公園裏有一個小美美可能是想要玩她的文具,晴晴不給,還一巴掌拍到小妹妹頭上,小妹妹立哇哇大哭,小妹妹的媽媽趕了過來,可就在此時,晴晴突然抱著小妹妹,還輕輕的拍拍小妹妹說:“沒事,沒事,小妹妹不要哭哦!”
晴晴的這個做法不僅贏得了對方家長的贊許,也成功樹立了自己暖心大姐姐的光輝形象。可是,在我看來,這樣的小聰明不但不該提倡,而是應該及時發現制止。 可能在晴晴父母看來,孩子可能是聰明伶俐,反應快。可是我想說一句,如果孩子是這樣長大,日後絕對會成爲兩面三刀的“奸佞小人”。 家長這樣做:首先告訴晴晴打人是不對的,但如果自己的東西不想讓別人玩,就大方的說出來,家長也不會因爲你不讓別人玩你的玩具而不喜歡你,但是一定會因爲你動手打人而批評你。
03 文文特別不喜歡睡午覺,可是,最近文文一直都跟媽媽說,自己又在幼兒園乖乖睡覺,老師還表揚她。文文媽很奇怪,于是第二天就悄悄的問了老師,沒想到老師卻告訴文文媽:文文在學校都挺好,就是不喜歡睡午覺。 後來,在媽媽的耐心勸導下,文文才說出實話,原來老師經常表揚那些說午覺的小朋友,可從來沒有表揚過她。于是,才對媽媽撒謊。
這都是由于小孩子自尊心作祟,導致這麽小的孩子都學會了撒謊,多虧了文文媽敏感,及時意識到了孩子的撒謊行爲,同時,文文媽的行爲也值得學習。 家長這樣做:首先告訴孩子,撒謊是不對的。然後告訴孩子,因爲午睡沒得到表揚,這不算什麽問題,但是不想午睡的話,就安靜的躺著,不哭鬧就是好孩子。而且平時在課堂上積極發言,配合老師一定會成爲老師喜歡的孩子。
小提示: 我們教育孩子,其實也是我們父母的二次成長,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,我們不要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責備、批評,更多的還是要進行自我反思,再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,跟孩子溝通,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。 所以,我們要從現在開始,制止孩子的“小聰明”,從自己做起,跟孩子一起重新規劃未來的“大格局”。 從現在開始,讓我們掐斷孩子的“小聰明”,從自身做起,跟孩子一起重新規劃將來的“大格局”!
|